【北大附?!磕郎S芡?為霞尚滿天——記小學部一年級數學精品課
本學期小部各學科各年級的“精品課”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。一年級數學備課組吳春霞老師的《分類與整理》,讓老師們真切地感受到了“老”教師在教學上的“真“功夫。
從生活切入,激發(fā)欲望
上課伊始,吳老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“最喜歡哪個小朋友的房間”導入,把有序擺放物體、進行分類與整理的思想滲透進了課堂。再通過觀看“生活中的分類”現象,讓孩子們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,切身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。
整節(jié)課始終注意從生活中取材,無論是整理氣球、整理水果卡片,還是拓展練習,都賦予了有趣的生活情境。這些生活化的數學情景,自然地生成了數學與生活的鏈接,激發(fā)了孩子們解決問題的欲望,同時也開闊了思維,引導孩子們去發(fā)現生活中的分類現象。使數學不只局限于課本,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,又回歸于生活,應該為生活服務。
以活動貫穿,調動興趣
本節(jié)課吳老師多次創(chuàng)設讓學生參與操作的實踐活動,如在教學中運用學具,讓每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操作實踐。通過擺一擺、分一分、涂一涂、比一比等活動,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了按一定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,充分體現了在“做中學”的教學新理念。
在實踐過程中,吳老師語言親切自然,對知識的傳授不急不燥,娓娓道來,學習氣氛輕松愉悅,極大地鼓舞一年級的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。
用獎勵鼓舞,營造神秘
課堂上吳老師以發(fā)紅包的方式獎勵積極發(fā)言、坐姿端正、成功完成任務的同學。紅包里究竟藏著什么秘密呢?在鞏固練習環(huán)節(jié)終于揭曉了答案。
吳老師讓孩子們打開紅包,原來每個紅包里都裝了一張水果或蔬菜卡片,孩子們把卡片“裝進”水果盒和蔬菜盒,比比誰是“分類小能手”。這個神秘的“紅包”讓孩子們情緒高漲,紛紛舉手參與,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,把課堂推向了高潮。
整節(jié)課以學生的發(fā)展為本,注重挖掘教材內在因素,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內容,使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,動手能力、觀察能力、交流能力、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發(fā)展。
吳老師的這節(jié)課不僅展示了老教師的風采,同時也體現她教學生涯的深度與厚度。真可謂“莫道桑榆晚,為霞尚滿天”。